〖缚花使者〗缚玉词—忆江南及杂感 

忆江南 
旧梦杳,索挽玉妆寒; 
帛帔轻舒笼彩袖,绣婕漫舞束娇鸾; 
夜阑春宵短。 
注: 
婕通jie(即“衣”字旁加个“及”字,电脑里打不出,不好意思) 
帛帔:唐时女子披于肩背的一种纱巾,长的称“帔帛”,短的称“帔子”。 
绣婕:女子裙带,出自杜甫《丽人行》 “珠压腰婕稳称身”。 
这阙小词可以说是对我年少时的“裙带情节”的一个总结吧。 
帔、婕等都是至柔至轻之物,且在古代都是作为女性衣饰而存在。此二物虽性轻柔,然韧性甚佳。在我的“KB”理论中,一直保留着“以柔制柔”的观点。即女性应于太阴,坤卦,体弱性柔,故而束缚女性应以绳、带等“柔性”工具为上,镣、铐、锁、枷等“刚性”工具则略逊之。 
少时曾痴迷于王叔晖所绘的古装仕女图。她的代表作《西厢记》中的女性形象婀娜多姿、人若梅娇。图中的崔莺莺长裙玉袖,飘荇曳带,曾激发我无穷想象。那时在我的幻想中,在某种“万事具备,只欠绑绳”的情况下(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就象物理学上的“假定不存在摩擦力的情况下”一样),这种裙带的配置就是用来“KB”的(就地取材,很是方便)。只不知当年有多少古人能领会到此中“真谛”。 
上学时研读唐诗宋词,读到“裙垂竹叶带,鬓湿杏花烟”这一句时(李贺咏冯小怜诗),我便会想到这“竹叶带”用于“KB”的诸多好处。而当看到“结成合欢带,自置妾怀袖”(张昱《晚春词》)或是“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时,我也会联想到若干“KB”情节(实在是因为那时能得到的KB资源太过匮乏,故而只能如是“望梅止渴”一番)。其实国人结绳打结的技巧古已有之,而且要比洋人高明得多,只是“大材小用”,未能广泛应用于束缚女性,不然也可以称得上是“KB国粹”了。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到如能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用红丝线将那身穿旗袍、仪态万方的礼仪小姐双手反绑后在她的手腕上打一个大大的“中国结”,然后再让她沿着偌大的体育场娉娉婷婷地走上一周,那一定会引起全世界“KB”(SM)界的轰动吧,呵呵…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KB”艺术啊(唉,跑题了,怎么也学起王小波来了,收摄思绪,再返古代:)….) 
我一直对于古装女子的“KB”情节甚于现代,这也许是因为上小学时接触到的描绘古代故事的连环画较多的缘故吧。印象较深的是一本叫作《纪鸾英遭劫》的连环画(套书《薛刚反唐》第11册),封面画是孟庆江所绘,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版(前段时间“我为绳痴”曾贴过)。画面上纪鸾英轻绮罗裙,体态轻盈,双臂被两名铁甲健卒反剪背后,高大的木笼囚车横亘其后,远景青山如黛。不过遗憾地是从画面上看不到绑绳(唉,真该再请孟老先生出山画几幅背后、侧面的全方位绘图来配合欣赏,只可惜内页的绘画太糙,白白浪费了大好题材,唉!)。从薛刚反唐的整个故事情节来看,这纪鸾英乃是薛刚发妻,武艺高强,当年于卧虎山“反围剿”时曾孤身突出重围,想来并非“鱼腩”。但此时纪女士在几个寻常士卒面前竟显得毫无还手之力,亦无任何挣扎反抗之迹象,几乎是束手就缚。且从画面上可见她神态从容、温婉妩媚;且双腿微曲,好象很配合敌人捆绑的样子。这一点恰恰是当年最让我心动的。现在想来,这纪鸾英、孟庆江两人中总有一个是有“KB”情结的吧,哈哈… 
早年记忆犹深的电视剧有两部,都摄于80年代,其一是《李信与红娘子》,记得KB情节是在前两集,好像讲一女子因反抗官府被擒,被押解和入狱后都是双手反绑,后红娘子也因救她被俘,两人均被五花大绑关在牢中(因年代久远,细节可能有误)。印象中女优很漂亮,绑得也很紧。 
其二是山东电视台拍摄的老版《孙武》,孙武在齐国带兵前为展示其指挥才能,曾操练宫娥,并将两个不听号令的宠妃立斩帐下的故事脍炙人口,“三令五申”这个成语也典出于此。剧中的KB情节也集中于此。两名宠妃着戎装绣裙被士卒绑起,上身绳索纵横交错,被捆得结结实实。其间啼哭、挣扎、哀求、押赴刑场直至被杀,时间很长。立姿、行姿、跪姿都有,被押送时由于挣扎移动,腕上红痕清晰可见。粉痕渐展、泪痕相照,我见犹怜啊! 
前两年中央台曾播放过新版的《孙武》,断断续续看了几集,杀妃的那一段没有看到(不知有无KB),倒是看到了几处别的“KB”情节,只是谢兰被绑得松松垮垮,很感遗憾;另有一名女子被缚车上焚死的场景倒是绑得还可以。 
随心所欲,随感而发,思绪纷乱,谅。


SEO [PR] 敋懍!柍椏僽儘僌 柍椏儂乕儉儁乕僕奐愝 柍椏儔僀僽曻憲